Chinese Classical Music - John Levy - 琵琶, 古琴, 古筝, 洞簫, 南管 (呂培原, 蔡德允, 陳漢光, 黃呈權, 吳宗漢, 容思澤, 容思澤 etc)
  • 2 years ago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Recordings by John Levy)
Label: BBC Records ‎– REGL 1M
Format: Vinyl record, LP

Digitized by Patrick Wong

香港地道的古琴活動,始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當時中國國內政局動盪,一批文人雅士南下至香港躲避戰火,本來散居南北的琴人薈萃香江,開展了古琴在香港的傳習。首批移居香港的琴人有徐文鏡、蔡德允、容心言、容思澤、盧家炳、吳宗漢伉儷等。其時琴人往來酬唱、舉行雅集,古琴活動不僅被保留下來,並且於五、六十年代在相對安定的香港活躍起來。首批來港琴人主要以家族傳授(如容氏家族)和師生傳授(如蔡德允)兩種方式,將琴藝傳予香港的第二代琴人。至今,古琴藝術在香港繼續傳承發展,已傳至第四、五代。

美國民族音樂學家尊.萊維(John Levy) 在一九1960年代到中國尋找、蒐集、錄地道的傳統音樂, 路經香港, 錄下了當時一些名家的演奏, 這隻唱片便是當時的錄音, 非常珍貴。

Tracklist:
00:00 - A1 The Ambush《十面埋伏》
琵琶獨奏 [Pipa solo]: 呂培原 (Lui Pui-Yuen / Lu Pei-yuan)

06:11 - A2 Some Ways Of Touching The Ch'in
古琴 [Guqin]: 蔡德允 (Tsar Teh-yun)

09:51 - A3 Water And Clouds Over The Rivers Hsiao And Hsiang《瀟湘水雲》[Xiaoxiang Shuiyun]
古琴 [Guqin]: 蔡德允 (Tsar Teh-yun)*

19:39 - A4 Wild Geese Descend On Level Sands《平沙落雁》[PingSha Luoyan]
16弦古筝 [16-string Guzheng]: 陳漢光 (Chan Hon-kwong)

26:56 - B1 High Moon《月兒高》 [Yue Er Gao]
洞簫 [Nan Hsiao / Flute]: 黃呈權 (C. K. Wong) **
琵琶 [Pipa]: 呂培原 (Lu Pei-yuan / Lui Pui-yuen)
錄音日期: 1965年 (Recorded in 1965)

36:23 - B2 Thunderstorm《風雷引》
古琴 [Guqin]: 吳宗漢 (Wu Zonghan)
錄音日期: 約1965年 (Recorded around 1965)

39:14 - B3 Water Lily 《水仙》
古琴 [Guqin]: 容思澤 (Yung Sze-chak)
錄音日期: 1968年 (Recorded in 1968)

48:59 - B4 The Metamorphosis Of The Solitary Female Phoenix (Orchestral Piece) 《綉成孤鸞》[Xiu Cheng Gu Luan]
南管 [Nanguan]
Some of the musicians featured in the recording, could be identified as
溫俊秀(Wen Chun-hsiu)ai-a 噯仔 (suona)
張再興(Chang Tsai-sing)gi-pe 琵琶 (pipa)
陳俊明(Chen Chun-ming)sam-hian 三絃(sanxian)
王冰(Wang Pin)li-hian 二絃 (erxian)
王雨寬 (Wang Yu-huan) niuN-tsoaN 響盞 (xiangzhan)
They were members of Tsin-sing-sia 振聲社 (Zhenshengshe) the oldest still existing lam-koan association (established in 1793) in the city of Tainan, Taiwan.

(The information for the track B4 is provided by the Facebook group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raditionalchinesemusic/about/)

------


*
關於《瀟湘水雲》及古琴大師蔡德允, 榮鴻曾先生寫的一篇文章「琴人蔡德允與琴曲《瀟湘水雲》」有詳盡的記述, 以下文字便是節錄自這篇文章:

「美國民族音樂學家尊.萊維(John Levy) 在1966年越洋到中國尋找、蒐集、錄地道的傳統音樂,路經當年還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特地拜訪古琴大師蔡德允(1905-2007),要求能否錄她彈奏古琴。蔡老師不輕易讓人錄音,但見是遠來的嚴謹學者,勉強答應,卻也只彈了一曲,就是南宋琴家郭楚望的名曲《瀟湘水雲》。

為何老師偏愛《瀟湘水雲》?

現存千多年所留傳的琴譜中,《瀟》曲被收入於48種譜集中,只有極少數琴曲如《梅花三弄》能與之相比,可見其受歷來琴人的重視,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老師的偏愛也就能理解。純從藝術觀點看,因爲《瀟》曲所需要的指法、技法等難度都很高,要把琴曲彈得像樣絕不容易,偶然彈得自己稍感滿意時所得的樂趣,就更爲難能可貴。《瀟》曲作爲藝術品到底美在那裏?對琴人來說難在那裏?第一,彈者要純熟運用吟、猱、注、綽等細膩的指法才能表達優美的曲調;第二,彈者要宏觀全曲複雜的結構才能控制曲勢的高低起伏;第三,彈者得曾經體會大自然世界的神妙,加上豐富的想像力,才能顯示曲調內容所描述的水雲現象。以上都必須有多年的彈奏經驗、嫻熟的指法、豐富的人生經歷才能勝任。

但是對蔡老師和許多琴人來說,更重要的是明白《瀟湘水雲》的文化和政治涵意。 據現存最早記《瀟湘水雲》琴譜的1425年神奇秘譜題解指出,該曲是南宋郭楚望(1189-1262)所製。題解說「楚望先生永嘉人(今浙江溫州平陽),每欲望九嶷,為瀟湘之雲所蔽,以寓惓惓之意。」1491年的浙音釋字琴譜題解大同小異,但是加上:「噫!其望九嶷,懷古傷今……」今人大都依從浙音譜所說,作者並不只是描景,而是借景抒情。今人理解是郭楚望憤慨南宋時汴京淪喪,偏安江南,朝政腐敗,收復失地無望。他來到瀟水與湘江匯合之地,雲水瀰漫,欲眺望九嶷山,因被雲水掩遮而不得見,以寓腐敗政局,因而創作了琴曲《瀟湘水雲》。

中國歷代憂國憂民的文人,從屈原起到郭楚望到今天,有志投身國家服務社會,卻因為種種政治原因而不能、不敢、或不屑,千多年來借《瀟》曲的雲水山色,懷古傷今,抒發不能付諸文字的滿腔熱情和憤慨。文人琴家蔡老師深愛《瀟湘水雲》,自然認同此感受。」

全文:
https://www.master-insight.com/琴人蔡德允與琴曲《瀟湘水雲》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