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playerSkip to main contentSkip to footer
  • 昨天
文字稿
00:00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整
00:03位于新疆罗布泊
00:05中国的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
00:07由此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
00:11第五个掌握原子能技术的国家
00:14然而在这之前
00:15肯尼迪曾经放出狠话
00:17只要我还活着
00:18中国就造不出原子弹
00:20果然在他刚去世的第二年
00:22就应验了自己的这句话
00:24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
00:26中国的原子弹是怎么研制出来的
00:29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
00:31中国也要把两弹一心给研究出来
00:341950年年初
00:38斯大林邀请中国前往莫斯科
00:40观看了原子弹试验成功的纪录片
00:43斯大林这样做并不是出于好意
00:46而是为了试探
00:47中国是否也想拥有原子弹
00:49尽管毛泽东宣称原子弹就是纸老虎
00:53他不能决定战争的结果
00:55但仍然可以被大国用作恐吓和胁迫的工具
00:59中国不指望匹敌美国庞大的核武库
01:02但即便只拥有一颗也会大大增加自身的外交信誉
01:07斯大林表示可以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核保护伞
01:11于是苏联外交部在起草的中苏同盟条约中提到
01:15当缔约国的任何一方被迫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候
01:19另一方应当尽其全力的给予军事和其他方面的援助
01:24斯大林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明社会主义国家
01:29只需要有苏联的核保护伞就足够了
01:32不需要大家去研究什么核武器
01:35所以斯大林不愿意跟任何人分享核武器的秘密
01:38尤其是不想让中国掌握进入核武库大门的钥匙
01:43苏联原子弹试验的成功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激励效果
01:47后来美国的两次威胁更加强了中国必须要自己研制原子弹的信念
01:531950年1月美国发布声明称不会干预中国内政
01:58更不会向中国台湾提供任何的军事援助和建议
02:02但是在短短的5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
02:07美军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02:10过程中多次轰炸中国的东北边境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02:16于是中国宣布抗美援朝以保家为国
02:19战争过程中美国第一次威胁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02:23经过三年的残酷斗争
02:25中美之间最终达成了停战协议
02:28朝鲜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02:31也让美国彻底改变了立场
02:33他们推翻了之前不干预中国内政的言论
02:36转而开始向台湾提供一系列的军事援助
02:39由于朝鲜热战刚刚结束
02:42中国并不想和美国产生任何摩擦
02:44所以一再下令要求避免与沿海美军的一切冲突
02:48然后这一年美国以保护台湾和澎湖列岛的名义
02:52派请了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02:55以阻止中国的统一进程
02:57这次台湾也成为了遏制中国的完美工具
03:01作为回应
03:02中国决定炮击金盟已是惩戒
03:041954年9月3日
03:06福建前线万炮齐名
03:08这种惩罚性炮击延续了十几天
03:11但是美国并不知道这只是一次惩罚性炮击
03:14以为中国要全面进攻金盟和马祖
03:17甚至进攻台湾
03:18于是美国第二次威胁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
03:22而且要把福建变成第二个广岛和长崎
03:25这两次威胁迫使中国痛下决心
03:30开启属于自己的核进城
03:32于是就有了这句名言
03:34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
03:36我们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
03:38还要有原子弹
03:39在当今的世界上
03:41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
03:42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03:441953年1月
03:46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改名为
03:48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03:51同时开始寻找油矿
03:52同一年斯大林去世
03:54苏联迎来了接连不断的权力斗争
03:57赫鲁晓夫提倡苏联社会的自由化
04:00和对斯大林的谴责
04:01遭到了反党集团的强烈抵制
04:03这让赫鲁晓夫在苏联的地位
04:06一度很不稳定
04:07所以他非常需要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可
04:09尤其是赢得中国的支持
04:12来稳住自己的地位
04:13在一次讲话中
04:14赫鲁晓夫表示
04:15如果我们不帮助中国发展工业
04:18就会错过巩固友谊的历史性机会
04:21为了战胜政治对手
04:22赫鲁晓夫一再讨好中国
04:24积极的调整对华政策
04:261954年10月
04:29赫鲁晓夫访华的时候
04:30主动询问中国
04:32还有什么要求
04:33中国提出对原子能核武器颇有兴趣
04:36一旦发生战争
04:37就可以用来保护自己
04:39希望苏联能够给予帮助
04:41赫鲁晓夫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
04:44没有任何准备
04:45但他并不希望
04:46苏联失去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核垄断地位
04:50于是他劝告中国
04:51不要走上这条路
04:53并且表示
04:53这可是耗费巨资的东西
04:55中国不具备制造核武器
04:57所需要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
04:59希望中国能够专注于发展经济
05:02然后由苏联给中国提供核保护伞就足够了
05:06赫鲁晓夫说的一点没错
05:08以中国当时的国力的确难以承受核试验所需的大笔开销
05:12然后苏联的忧虑并不在此
05:14和斯大林一样
05:15赫鲁晓夫并不完全信任毛泽东
05:18此外苏联有关部门给赫鲁晓夫提供的一份备忘录
05:22也是原因之一
05:24大致内容是
05:25奥战结束的短短几年
05:26从原子弹到氢弹
05:28从核裂变到核聚变
05:29建立在利用热核反应基础上的核弹
05:32理论上可以无限增加一枚炸弹中的爆破能量
05:36核武器的杀伤力已经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
05:40以至于过不了几年
05:41核弹的数量足以摧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05:44这份报告让赫鲁晓夫感到非常震惊
05:48所以在访华的前几天
05:49他给美国递交了一份备忘录
05:51内容是
05:52愿意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问题上和美国进行谈判
05:56苏联刚刚才表明了愿意和美国进行谈判
06:00中国就提出了要求苏联提供帮助
06:02虽然赫鲁晓夫很不情愿
06:04但迫于他有求于毛泽东
06:06最终还是同意了在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方面
06:09给予中国帮助
06:11赫鲁晓夫回国之后
06:14中国和苏联之间开始了关于原子能合作的谈判
06:17三个月后的1955年1月
06:20苏联发布声明表示
06:21将对中国和几个东欧国家
06:24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研究方面提供帮助
06:27这里的和平利用代表的是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
06:31而非军事用途
06:33条件是必须在中国境内进行油矿的勘探
06:36而且中国需要自己来组织开采
06:39除了满足自身需求以外的所有油矿石
06:42都将由苏联进行收购
06:44前三强和刘杰在4月底前往莫斯科
06:47签署了第一份原子能合作协议
06:50协议规定苏联要在1955年到56年派遣专家
06:54前往中国
06:54帮助设计和建造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和一个回旋加速器
06:59还需要无偿提供原子能反应堆和加速器的科学技术资料
07:03以及培训中国的核物理专家和技术人员
07:07正好在这之前中国地质队在广西找到了第一块具有纪念意义的油矿
07:14中国以前从来都没有开发过油矿
07:16用的是新技术
07:17就会遇到新的问题
07:19过程中十几名地质队员为此付出了生命
07:22接下来中国准备着手于建设核工业
07:25苏联的地质学家也陆续来到中国
07:28帮助进行油矿的普查和勘探
07:31第二年中国发出通知表示
07:33在苏联的帮助下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接近和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
07:39于是2460名高校毕业生和760名中等技校毕业生由国家纪委直接分配
07:46另外从各部门抽调出1895名干部
07:50其中一小半都是技术干部
07:52还包括5000多名工人
07:54现在原子能事业被摆在了最突出的位置
07:57这段时期苏联的确派遣了称职的专家
08:01当时沃尔比约夫带领的十几名苏联专家来到了物理研究所
08:05一开始他的任务是培养研究浓缩油和布方面的中国专家
08:10他还需要编制教学大纲
08:12后来也负责指导反应堆的实验
08:14他和前三强所长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08:17通过苏联专家的帮助
08:19实验性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相继建成
08:22并且从重水反应堆中获取了少量的布
08:25通过教学和实验还培养了一批中国的科学技术人员
08:30不仅在技术问题上
08:31在反应堆核动力的研究体制建设方面
08:34沃尔比约夫对中国都给予了不少帮助
08:37苏联能够派出如此优秀的科学家
08:40可见当时的诚意还是可以的
08:42尽管和平利用原子能可以作为研制核武器的技术基础
08:47但要实现这一步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08:50不仅需要具有各种特殊的设施
08:53设备和仪器
08:54更需要掌握从油分离提纯到核爆的一系列技术和工艺
08:59美国和苏联跨出这一步用了五到七年
09:03美国人用了六年的时间
09:05英国人用了五年
09:06苏联人用了八年
09:08我们没有八年的时间
09:10两年都没有
09:11以中国当时的工业基础和工艺技术水平
09:14加上当时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封锁
09:18想要在同等的时间设置出原子弹
09:21只能依靠苏联的帮助
09:23所以中国能以震惊西方的速度成功试验出原子弹
09:27无论如何都是离不开苏联的
09:30虽然是不完全的援助
09:31当原子能工程仍然处于基础的理论研究阶段时
09:37中国已经开始考虑运载工具
09:40也就是导弹的研制问题了
09:42苏联在这方面没有任何表态
09:44中国认为即便苏联不提供导弹方面的帮助
09:48也必须要自己研究出来
09:50与此同时
09:51刚从美国回来的导弹专家前学生
09:54也提出了中国自行研制导弹的问题
09:57随后中国成立了导弹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
10:00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
10:021956年7月
10:04以前学生委员长的导弹研究院
10:06国防部5局正式成立
10:08至此中国的导弹研究事业开始走上正轨
10:12和原子能研究不同的是
10:16导弹研究更具有军事色彩
10:18又和原子弹的运载有着直接的关联
10:21苏联在这方面的援助是非常谨慎的
10:24而且当时苏联正在和美国英国讨论停止核试验的问题
10:29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在最高苏维埃的会议上表示
10:33原子武器的试验性爆炸必须毫不拖延的停止进行
10:37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10:40苏联希望和美国英国建立一个三边协定
10:43然后由其他国家加入并进行监督
10:46确保大家都不会进行原子武器和热核子武器的任何试验
10:51显然这是一个奥选一的方案
10:53苏联和美英一旦达成了这项协定
10:55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对中国的援助
10:59果然在援助协定签字的当天
11:02中国要求苏联提供技术援助
11:04苏联给出的反应是拖延
11:06然后表示考虑到技术的复杂性和缺乏干部的情况
11:10建议中国先培养干部
11:12再着手于建立科学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
11:15目前来说
11:16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只停留在培养干部
11:19虽然这也很重要
11:21但是和两国协定中的要求相差甚远
11:24中国的态度是
11:25不管苏联帮还是不帮
11:27都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11:29就这样苏联的援助进程
11:32直到半年后才有了一点点进展
11:341957年3月
11:36苏联终于和中国签署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协定
11:40苏联态度松动的原因是
11:42当时的波凶事件搞得赫鲁晓夫焦头烂额
11:45一开始中国并不清楚具体的情况
11:47所以没有参与
11:48当苏联在从布达佩斯撤军
11:51还是占领匈牙利的问题上
11:52犹豫不决的时候
11:53苏联采纳了中国给出的意见
11:56从而保住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
11:59虽然苏联签署了新协定
12:01但执行的并不顺利
12:02他们提出了很多执行协定的条件
12:05比如建立新研究所的大致规模
12:07期限和设备
12:09援助的性质和范围等等
12:11一系列纸上谈兵的东西
12:13甚至向苏联专家提出的某些技术问题
12:16直到今天都没有得到过答复
12:18看来随着美苏禁止核试验谈判的深入
12:22苏联在原子能研究和核武器之间
12:24划出的界限是越来越明确了
12:27正当中苏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
12:31赫鲁晓夫的党内斗争再次激化
12:34这让赫鲁晓夫重新放宽了
12:36对中国核援助的限制
12:381957年7月
12:39赫鲁晓夫严厉谴责
12:40以马林科夫为首的反党集团
12:43并且把他们排除出苏联的领导层
12:46这次事件让赫鲁晓夫的地位
12:48再次变得不稳定
12:50也暴露了苏联内部的重大问题
12:53和几年前的情况一样
12:54赫鲁晓夫采取非常手段制服对手之后
12:58非常需要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可
13:00尤其是得到中国的支持
13:02这次赫鲁晓夫派出米高扬专程前往杭州
13:06向毛泽东和中国主要的领导层详细说明了
13:10苏联六中全会的经过
13:12米高扬表示希望中国能够支持赫鲁晓夫的立场
13:15中国连夜开会讨论苏联的内部斗争问题
13:19然后确定了支持赫鲁晓夫
13:21同时决定第二天在人民日报上刊登这则消息
13:25收到中国支持自己的消息后
13:27赫鲁晓夫一度感激不尽
13:29马上对中国的核援助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13:33当时有一则八月份的原子能工业发展还没有定案
13:38需要和苏联进行交涉
13:39这次苏联的反应非常迅速
13:42两天之内就安排好了面谈
13:44还表示上次提出的国防新技术援助
13:47苏联会全面支持
13:48而且会圆满解决中国提出的任何问题
13:52收到苏联的明确答复后
13:54中国派出了各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代表团抵达莫斯科
13:58开始进一步的谈判
13:59尽管苏联仍然有所保留
14:01但和之前比起来
14:03这次的态度变得非常友好
14:05苏联代表团团长甚至提出
14:07中国提到的有些产品型号的性能已经非常落后
14:11主动建议换成新的产品型号
14:13最后还指出
14:14这种协定在苏联的外交史上还是第一次
14:17因为中国是苏联最可靠
14:20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14:21在此之前
14:23苏联对中国的核援助会谨慎的避开所有军事用途
14:27甚至在以前的文件档案资料中
14:30从来没有出现过核武器研制的任何字句
14:33现在苏联真正开始向中国提供原子弹和导弹
14:37研制方面的技术装备援助
14:39而且性质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14:41以前会特别强调和平利用
14:44现在明确提出了军事利用为主和平利用为辅的方针
14:49这段时期苏联不仅提供设备图纸和技术资料
14:53还派请了大量专家来到中国
14:55从工厂的选址设计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14:58尤其是苏联专家帮助中国技术人员理解文献和资料
15:02在培训中国技术工人掌握操作技能之类的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15:07苏联还根据协定向中国提供了几种导弹飞机和其他军事装备的食物样品
15:13交付了导弹原子能之类的绝密技术资料
15:17还派遣了相关的技术专家
15:19苏联的帮助确实加快了中国原子能研制的脚步
15:23但需要注意的是
15:24苏联对中国的核援助并不是毫无保留的
15:28对于这点来华援助的苏联专家也深有体会
15:31苏联专家讲述的内容是有严格规定的
15:35根据上级的要求每一个苏联专家必须围绕着
15:391951年试验成功的那颗原子弹来讲述自己负责的内容
15:43苏联不允许把比1951年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案告诉中国
15:48尽管如此
15:49这些援助中国的苏联专家本身还是尽职尽责的
15:53他们会讲述原子弹的制造和结构原理
15:56从外形到中子点火装置
15:58当中国学员对讲课内容记录不完全或者有理解上的错误的时候
16:03苏联专家会把很多讲课内容抄写给他们
16:07在莫斯科允许的范围内
16:09苏联专家尽到了他们的义务
16:11不过这种界限是很难掌握的
16:13一些被派到机密部门工作的苏联专家从来都没有被告知
16:17哪些东西可以讲
16:19哪些东西不能讲
16:20所以他们非常担心因泄露机密而受到惩罚
16:24由于这种焦虑
16:25苏联专家只能陷入被动
16:27他们既要严格保守苏联的机密
16:30又要如实回答中国技术人员的请教
16:33最后他们选择只说一些非常基础的东西
16:36为了让中国和苏联之间始终保持着相当的差距
16:40苏联的核援助在尖端武器方面必定是严格限制的
16:44所以只能让中国仿制苏联的第三线甚至停产的装备
16:48最新的一二线装备则属于苏联的最高机密
16:52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16:54中国自身也认可并且实行着这种内外有别的原则
16:57不过赫鲁晓夫后来宣扬苏联在核援助方面
17:01对中国没有秘密可言是不符合事实的
17:05当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时
17:09发生了一件事
17:10使得苏联突然延缓甚至停止了对中国的核援助
17:151958年8月21日赫鲁晓夫提出的禁止核试验终于有了进展
17:20美国、英国和苏联在日内瓦召开了专家会议
17:23研究禁止核试验监管体系的可行性
17:26会议结束后
17:27美国和英国发布声明称
17:29准备马上着手于建立一项关于停止核试验的国际制度协议
17:34并且保证从谈判开始的一年之内不再进行核试验
17:37虽然这明显是美英政府在应付苏联
17:41但是对赫鲁晓夫来说
17:42这是他通过长期努力收获的令人欣慰的一点点攻击
17:47两天后的8月23日
17:51中国再次炮击金门以回应美国对台湾的援助
17:55这等于是在赫鲁晓夫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17:59在此之前发生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问题上
18:03赫鲁晓夫保持了克制
18:04但这次作为同盟
18:06中国在没有任何通气的情况下发动军事行动
18:09让赫鲁晓夫颜面进食
18:11在他看来中国炮击金门的行动竟然对苏联都严格保密
18:16这使得苏联被动的承担起可能带来的风险
18:19况且美英刚刚答应签署停止核试验的协定
18:23苏联就向中国提供了原子弹的样品
18:26赫鲁晓夫无论如何都是有心理障碍的
18:29而苏联宁愿停止给中国提供援助
18:32也不愿意破坏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18:34导致苏联停止提供援助的原因
18:38还有台海危机中发生的另一件事
18:40以至于赫鲁晓夫在后来的回忆录中经常提到这件事
18:449月24日中国截获了一枚未爆炸的响尾蛇导弹
18:49这是当时最先进的空对空导弹
18:52苏联军事顾问得知后报告了赫鲁晓夫
18:55苏联军方对响尾蛇导弹表现出了超级大的兴趣
18:59然后好几次向中国索要
19:01中国表示正在研究这枚导弹暂时不能提供
19:05赫鲁晓夫收到这个答复后非常的不爽
19:08马上决定不再向中国提供本应该交付的P-12中层弹道导弹的资料
19:14然后通过苏联顾问再次对中方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19:18几个月后中国终于转交这枚被拆卸过无数次的响尾蛇导弹的时候
19:24苏联研究员发现少了一个关键性部件
19:27红外线弹头传感器
19:29不管这个部件本来就没有还是中方故意扣留
19:33这件事都让赫鲁晓夫觉得中枢关系已经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
19:38然后毅然决定全面停止对中国的核援助
19:42此后苏联的态度开始越来越明朗
19:45中国提出的一切技术要求
19:47苏联都做出了冷淡拖延甚至直接拒绝的反应
19:511959年6月苏联决定撕毁协议
19:55中国和苏联之间彻底决裂
19:577月份总理在传达的决策中表示
20:00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的时间搞出原子弹
20:04陈毅元帅表示
20:06就算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20:09随后中国宣布了将自主研制原子弹
20:12为了纪念这个独立日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20:15被命名为596工程
20:18代表着1959年6月苏联的毁约
20:2159年6月苏联人走了
20:23我们自己干
20:25中央决定
20:27我们原子弹工程代号
20:29就叫596
20:31赫鲁晓夫认为中国自己研究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20:35然后讽刺到
20:36再过20年中国也造不出原子弹
20:39到头来连裤子都没得穿
20:41接下来苏联陆续撤离了所有专家
20:43北京核工程设计学院的8名苏联专家奉命提前回国
20:48苏联农油说厂负责安装工作的5名苏联专家也突然撤离
20:52中国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33名苏联专家
20:57在撤离的时候带走了所有重要的图纸资料
21:00赫鲁晓夫违反协定的做法更激发了中国自主研制核武器的决心
21:06596工程的命名也反映了中国对苏联的义愤之情
21:10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21:141960年之前是苏联帮助中国完成组织力量和研究探索的阶段
21:201960年之后中国需要自己掌握原子弹的关键技术和设计阶段
21:25第三阶段就是完成装置的制造并且开展次灵界试验
21:29最后完成原子弹装置的地面核爆试验
21:33当时中国的科技和工业基础非常的薄弱
21:38也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21:40距离成功似乎遥不可及
21:43参与工程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们只能凭借着信念隐性埋名
21:48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攻破难关
21:51参与的科学家包括邓家仙
21:54郭永怀
21:54陈开甲
21:55周光照
21:56等等多位两弹一心功勋奖章的获得者
22:00他们很多都是放弃了西方的优渥生活
22:03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
22:04义无反顾的回国效力
22:06也有人是为了国家需要毅然放弃积累已久的科研成果
22:11从头开始研发原子弹
22:13当时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程度
22:18他们没有电脑计算数据
22:20只能用上算盘
22:22零下几十度的寒冬
22:24他们只能住在简易的房子
22:26甚至帐篷里
22:27就连吃饭都吃不饱
22:28他们所面对的一切
22:30是我们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
22:32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借鉴了胖子这枚布内爆弹的设计
22:38然而和胖子不同的是
22:39他所使用的是兰州工厂的高浓缩油
22:42兰州农缩厂在1964年1月生产了第一批高浓缩油
22:47这年夏天所有的材料都被送到新疆罗布泊的试验基地进行组装
22:52到1964年6月
22:54中国已经经历了几千次小实验和十多次大实验
22:57当历史的时针指向公元1964年10月16日
23:04上午8点开始签雷管
23:10同时用秘语向北京报告
23:12邱小姐在梳妆台8点开始输辫子
23:1514点30分再次向北京报告
23:17已经完成实验前的各项工作
23:20一切正常
23:2114点59分40秒
23:24张正环开始发口令
23:25K1 K2 K3 K4
23:28韩云基按下了最后一个按钮
23:30仪器设备进入了自动化程序
23:32女报时员开始读秒
23:35狗巴鬼
23:38现场所有人都戴上了防护眼镜
23:40屏住呼吸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23:43此刻北京177办公室的气氛也紧张到了极点
23:473 2 1
23:50起步
23:50罗布泊的地面发出一声巨响
23:57移到比太阳还要亮的闪光过后
24:00一个通红的火球腾地摇起
24:02扑向蓝天
24:03戈壁滩上冉冉升起翻滚
24:06飞腾的蘑菇云
24:07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表明
24:09世报威力初步估算的TNT当量
24:12在2万吨以上
24:13经过确认这是一次成功的试验
24:16也是中国人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
24:18试验成功的当天
24:21北京收到赫鲁晓夫在10月14号下台的消息
24:24毛泽东打趣道
24:25我们给赫鲁晓夫放了送行的一炮
24:281966年10月27日
24:48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
24:51飞行试报成功
24:531967年6月17日
24:54中国第一颗氢弹试报成功
24:57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的成功
25:00中国只用了26个月
25:02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研究周期的记录
25:06这两项都是在没有任何资料
25:08没有任何外国援助的情况下完成的
25:11对其他国家来说
25:12中国以惊人的速度
25:14研制出两弹一星
25:15是一个科学奇迹
25:16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25:18而两弹一星的背后
25:22却是数以万计的无名英雄

推荐视频